
石嘴山市红果子地区人民检察院
SHI ZUI SHAN SHI HONG GUO ZI D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石嘴山市红果子地区人民检察院
SHI ZUI SHAN SHI HONG GUO ZI D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2025年4月14日
石嘴山市红果子地区人民检察院
SHI ZUI SHAN SHI HONG GUO ZI DI QU REN MIN JIAN CHA YUAN
雷三忠,男,1968年生,双学士、双硕士学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2017年7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
表面光鲜——
一段寒门学子的励志故事
雷三忠出生在湖南省东安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在忏悔书中写道:“小时候家里很穷,大米是不够吃的,基本是吃一半红薯一半米饭,两个月也吃不上一顿肉。当时穿的鞋子只有半截,脚有一半是露在外面的。”面对如此贫穷的家庭状况,他发奋读书,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南林学院。
1994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北海市土地局工作,在当时的北海,硕士研究生可谓是凤毛麟角,因此领导和同事们都对他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这也让他逐渐找到了自信。
之后的雷三忠仕途一帆风顺。2005年,年仅37岁的他就被组织任命为市国土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14年被任命为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
雷三忠酷爱跑马拉松,先后到厦门、北京、重庆等地参加过19次全程马拉松比赛,体力耐力极好。
如果仅仅看雷三忠这一段人生历程,完全称得上是一部麻雀变凤凰的励志故事。然而,无论是人或事物的发展,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就像跑马拉松,如果方向跑错了,就算速度再快、体力耐力再好,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初入社会——
“高层次人才”人生方向逐渐偏离
1996年,为解决全市闲置土地和房地产不良资产,北海市成立了土地盘整工作办公室,参加工作不足2年的雷三忠,被任命为盘整办规划建设部副部长。被委以如此重任,同事、朋友的赞美之声不绝于耳。面对越来越多的鲜花和掌声,雷三忠开始飘飘然,思想逐渐发生蜕变,原本正确的人生方向也开始慢慢偏离。
北海银穗公司法人代表邓某某就是雷三忠偏离人生道路正确方向的“引路人”之一。邓某某想方设法认识到雷三忠,经常带他出入各种饭局,利用“糖衣炮弹”拉拢腐蚀。在老板们的恭维、奉承中,雷三忠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开始慢慢享受和老板们吃吃喝喝、吹吹拍拍的生活。
1996年7月,北海市盘整办在北海日报发出通告,对尚欠土地出让金的闲置土地拟限期收回。银穗公司有一处20多亩的土地因欠100多万元土地出让金被列入其中。邓某某便找到雷三忠商量对策。
正当雷三忠束手无策之时,南宁基础工程公司老板刘某某找到雷三忠,请他帮忙看能否以土地补偿的方式,解决北海市政府欠刘某某几百万元的市政工程款的问题。雷三忠遂指使邓某某、刘某某虚构刘某某欠银穗公司债务,申请用市政府所欠工程款冲抵银穗公司所欠土地出让金。后雷三忠利用工作便利,促使市盘整办班子会讨论通过这一方案。
三人的计谋得逞,银穗公司保住了20多亩土地。按照约定,邓某某、刘某某各分得十几亩土地。1999年底,为感谢雷三忠的帮忙,邓某某将其分得的十几亩土地中的50%和雷三忠、市国土局职工邹某某平分。至此,本应被市政府依法收回的20多亩土地,在雷三忠的“高明运作”下,变成了被瓜分的“唐僧肉”,造成国有资产巨大损失。
身处热潮——
“土地法规权威”挖空心思钻空子
在国土部门深耕多年的雷三忠,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被公认为北海范围内土地法规领域的权威。2005年当上国土局副局长后,他的胆子和对金钱的欲望也越来越大,做起了“坐地生财”的美梦。
2007年,雷三忠同市直某部门科长李某某、市国土局原调研员黄某某各出资100万元,注册成立广西北海润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准备以公司名义购买广西土产进出口北海公司一处60亩的闲置土地,该处土地只需收回300万元成本,价格极为低廉。经验老到的雷三忠发现,按政策规定,闲置土地不能转让,须经过法院裁定。
雷三忠授意李某某与土产公司签订一份虚假合作开发协议,协议规定土产公司以60亩土地使用权、润来公司出资200万元合作开发,然后以土产公司故意违约为由,制造合同纠纷,通过虚假诉讼,借助法院裁判将土产公司60亩土地使用权过户给润来公司。
雷三忠等人的计谋很快得以实施。2007年6月,润来公司将土产公司起诉到海城区人民法院。法院受理后,按程序发函给市国土局征询意见。在利益的诱惑下,雷三忠无视法律规定,以市国土局的名义复函海城区法院,同意将土产公司60亩土地使用权过户给润来公司。海城区法院遂裁定土产公司以60亩土地使用权抵偿润来公司200万元出资款。
60亩土地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落入了雷三忠等3人手里,后经雷三忠协调,该处60亩土地以1800万元价格出让,雷三忠、李某某、黄某某各分得600万元,雷三忠不费吹灰之力就赚了将近500万元。
2010年,雷三忠与邓某某、刘某某等人商议,将1996年非法获取的20多亩土地转让,最终获得4000多万元,雷三忠分得1000多万元。拿到这笔不义之财,雷三忠没有丝毫不安。他在接受审查时说:“分到这1000多万元,我没有特别担心,觉得也就是分‘大馅饼’,谁基本上都是白得的。”
人生结局——
步步沦陷输掉人生
为了躲避组织审查,雷三忠可谓绞尽脑汁。在分得1000多万元赃款时,他让其外甥新开一张银行卡给他专门存放赃款;在使用这笔赃款时,他以其姐姐、姐夫等人的名义购置多处房产;在成立润来公司时,他以其大姐夫于某某的名义入股,层层布局设防。但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2017年7月,北海市纪委在经过严密细致的核查后,对雷三忠立案审查并采取措施,其他涉案人员另案处理。
雷三忠到案后,自以为所做的一切天衣无缝,而且自恃智商高、学历高,又精通法律,认为只要自己不说,审查组也拿他没办法。对审查组同志苦口婆心的教育始终无动于衷,甚至采取对抗态度,还叫嚣“我在这里能过一天是一天,每过一天,我都觉得是在超越自我,好像跑马拉松,每两个小时闭目想象跑了七公里马拉松。”
尽管如此,组织依然没有放弃他,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去教育、感化他,促使其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所犯的错误,向组织讲清问题。2017年9月,雷三忠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本应精彩的人生,乔迁宴一办再办为哪般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8-03-22 09:00
分享
2017年12月的一天,浙江省云和县纪委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称:手机号码开头为139的县国税局某工作人员打电话邀请个体户于12月9日到某大酒店吃晚饭。短短两句话,却透露出重要信息:可能有国税局干部邀请管理服务对象参加宴席。
事不宜迟,县纪委立即展开调查:一路人前往国税局,核查举报信所指的手机号机主是否为国税局干部,近期该干部是否因婚丧喜庆举办宴席,宴席邀请人员名单中是否有管理服务对象;另一路则前往某大酒店,核查12月9日前后的宴席情况,预订人是谁,席开几桌……
事情的真相很快就查明了。手机号的主人是云和县国税局一名临近退休的普通干部叶某。10月30日,叶某因乔迁新居向国税局纪检组申报,计划于11月24日中午举办乔迁宴。鉴于其申报的酒席标准和规模都在规定合理范围内,在叶某签订了“廉洁承诺书”后,国税局纪检组予以备案。
但事实上,这次备案的宴席已经让叶某尝到了瞒天过海借机敛财的甜头。尝到甜头的叶某欲罢不能。他想着自己在国税局工作了40多年,认识的大小老板也不在少数,再过几年就退休了,何不借乔迁之喜在退休前捞一笔呢?
于是,叶某决定12月9日再办一次乔迁宴。这一次,他没有申报备案,而是悄悄通过发短信、打电话的方式邀请当地玩具、阀门行业的部分企业负责人前来参加。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没几天,消息就传到了云和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建勇的耳朵里。
就在宴席举办的前一天,吕建勇找到叶某核实此事。经过谈话,叶某承认了准备偷偷举办第二次乔迁宴的事实。在吕建勇的干预下,叶某取消了原定于12月9日举办的宴席。
“中央三令五申不准大操大办,我却心生贪念,想借机捞一笔。幸亏,吕书记及时找我谈话制止了我,避免我再次违纪,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叶某忏悔道。
干部违规办宴,书记紧急叫停,事情本该收场。可谁知,随着调查的深入,纪委干部竟然发现叶某第一次举办宴席时就存在违纪行为。备案并没有让叶某认识到遵守党纪的重要性,反而被他当成了“护身符”。就在第一次举办乔迁宴当天,叶某邀请并违规收受15名管理服务对象的礼金共计8200元。而这个情况他并没有向组织坦白。经过详细审查,春节前夕,叶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被责令如数退还违规收受的礼金。